內地ACG視頻製作人訪問:放蕩形骸之外,修行善心於內。

 

在這個信息科技高速發展的年代,自媒體本身就如同一個能夠不斷學習,不斷進化的超級AI,快速地自我成長著。自發地取眾家之所長,衍生出新穎想法並以流媒體等方式的新生代KOL們也開始在各大平台上嶄露頭角。正是在這種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環境下,垂直領域、精準引流與釋放天性、展示自我之間的矛盾開始不斷浮出水面。而ACG作為一個不斷由青少年群體填充,愈發膨脹的領域,它又將何去何從呢?本期《正向指引》,我們將專訪內地ACG自媒體人同和君,讓他來談談自己作為內容策劃者,對這一領域的認知與見解。

 

同和君Hocassian,b站知名up主,曾為騰訊大粵網動漫MCN簽約作者,現就讀於肇慶學院計算機軟件工程專業,是一個忙忙碌碌但很有條理的大三學生。與傳統意義上的動漫、遊戲評析不同的是,從《戲說一下》到《翰哥怎麼看》,他的視頻都極具現實主義,通過引入作品背後的故事來深入分析其內涵,而起到感化人心的作用。同時,他還為ACG領域打開了一扇Galgame的新大門,通過原創解讀,讓更多人走進了這個頗具魅力的色彩屋。

 

 

Q:最開始是怎麼”入行”的?為什麼會選擇製作Galgame領域相關的視頻?

 

A:這個嘛,可以分成幾個階段來談:首先是入宅,然後是入Galgame圈,最後是ACG自媒體作者。 12年我在同學的安利下看了《緣之空》,算是我的入坑作,當時這部動畫作品帶給我的衝擊,不僅僅是畫面上、聽覺上的,更是精神上,觀念上的一種強烈的衝擊。我本身就出生在一個傳統思維模式的家庭裡,當時對於事物的評判還是非黑即白的。但也恰好是這部作品,讓我明白一個道理,這個世界是複雜的,有很多事物都是充滿爭議性的。扯遠了,總之我覺得如今ACG之所以勢如破竹,本身就印證了新一代青年對傳統觀念的突破。感覺這個扯得更遠了啊!說回來,我入宅之後就很快入Gal了,畢竟《緣之空》的動畫就是Galgame改編的嘛,就順便把他們整個系列都補了。

大家也都知道,Galgame是最不吃性能的一種遊戲,那時老媽剛好參加公司一個活動,中了一台上網本,就是性能只夠上網的筆記本電腦,看視頻都卡的那種,她就把那一台給了我。我當時確實有打算玩一些動作、射擊類的遊戲,但基本都跑不起來。所以是只能玩Galgame,那沒辦法,蚊子再小也是肉,那就玩吧,於是就把各大經典作品都下載下來,但也只玩了幾部,比如《clannad》以及其後傳之類的;因為好景不長,電腦也給收走了,所以就下載了那種可以在塞班手機上運行的版本,記得當時有個軟件叫做pymo,有個大佬就是專門做把Galgame移植到各種平台上的,就用這種辦法又玩了幾部作品,到後來玩多了覺得傳統的方式有點浪費時間,就直接拆遊戲資源包,提取劇本出來看。後來上高中接觸了攝影攝像,拍微電影比較多,都是一些三次元的活動,然後身邊看動漫的同學也多了起來,於是為了順應潮流,我也加入了追番大隊伍。

 

真正意義上成為ACG圈子的視頻作者,還是去年(2017年)的事情。16年自從我上大學,到17年年中,整個大一我過得渾渾噩噩,加入了別人的影視工作室,然而沒有一個確定的目標,什麼都想做,卻什麼都沒心力去將它們做好。不過可以聊以慰藉的還是,通過這個小團隊,我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,最後工作室解散的時候,還是有人願意和我一起,做新的項目。那麼新的項目就來了,我當時看好多人都在做ACG相關的視頻,甚至到了要搶題材的地步。你不要覺得誇張,題材是真的要搶的,現在大家是撞習慣了,同一個題材你可以做,我也可以做。但那個時候不是這樣的,你先做,這個題材的流量就是你的,後來者是完全沒有機會的,那個時候的視頻推薦機制是這樣的,你做的再好也沒辦法上推薦。 2017年中旬真的可以說是一個ACG視頻井噴的時期,那個時候真的是百花齊放,什麼動漫相關的題材都有人做,現在都比不上那個時代。所以那個時候我們就定位好了,我們要做Galgame相關的視頻,畢竟玩過很多,有一定的經驗,有些作品是很有深度的,我們也有話可說。還有就是那個時候也只能選這個領域,其他ACG領域都被人佔滿了,而且動漫高手大有人在,絕對拼不過別人。為了搏出位,那個時候我們也用了一些現在看起來很不道德的手段,就是洗文。那也是沒辦法啊,原創需要的創作時間和創作能力就擺在那裡,那個時候,我們真的是沒有辦法做到的。結果就真的遭報應了,真的是現世報那種。

 

那個視頻是關於《美少女萬華鏡4》的,文案是抄襲知乎某大神的文章,結果視頻打算發出來的那一天的早上,有個二五仔發了一個《美少女萬華鏡4》未刪減版的視頻上b站,竟然過審了!然後迅速被舉報,注意,這個舉報當時聽圈內人士說,是直接舉報到12377去的,這個嚴重性就可想而知了。於是乎b站全網封殺這部作品,任何包含這部作品內容的,甚至任何攜帶“美少女萬華鏡”字眼的作品,通通被下架,我們的視頻也遭遇了打回。從那個時候我才明白,這是上天給我的一次經驗教訓,做視頻跟做人一樣,絕對不能弄虛作假,否則這個世界會以各種形式的報應返還回來。在此之後我們當然是老老實實寫文案了,但很明顯那個時候我能力又不夠。那怎麼辦呢?真的我是好彩,遇上了貴人相助。

 

我一初中師兄在暨南大學讀書,他圈名叫“何白渝”,文筆非常了得,還拿過某輕小說平台徵文大賽的最佳創作獎。他聽說我打算做這一行,二話不說就直接加入進來,幫我寫文案。他在我眼中就是那種不諳世事的人,不求名不求利,很單純。第一季基本都是他全程輔導的,他實在忙不過來,我們就去網上找蹭熱點的,有深度​​的文章,讓原作者授權我們做成視頻,基本最開始就是這麼走過來的。後來他看我自己都能寫出很不錯的文章了,他就”事了拂袖去,深藏功與名”,就寫他自己的小說去了。其實除了他也還是有很多”貴人”相助的,重點說他是因為他的貢獻最大。其次還有幫忙剪輯的啊,幫忙旁白的啊,以及一直支持我們的粉絲啦。非常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陪伴與支持,沒有你們,就沒有今天的我。

 

 

Q:在如今各大有著豐富畫面遊戲的衝擊下,你認為Galgame能在有限玩家群體的支持下走多遠?

 

A:實際上,遊戲的畫面是否豐富,玩法是否多樣,與Galgame是否會走向沒落,可能是其玩家群體的特殊性吧,他們的關係不是很大。或者說,這個問題可以拆分為”其他遊戲的興起會影響到Galgame嗎?”、”Galgame這一遊戲類型還能走多遠?”;我可以明確的說,Galgame的形式更像是電子小說,看小說的和打遊戲的人群我們當然要分開來看,除非突然有一天冒出一個《頭號玩家》裡”綠洲”那種SAO模式的AR遊戲,大家除了工作吃飯睡覺,其他時間都會投入進去,如果沒有這種特別”耗時間”的遊戲,相信電子小說,連同Galgame都會長期存在下去。而且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:其一,如今直播業興起,越來越多的主播面臨著”內容同質化”的問題,那麼這個時候就要有一種既佔用大量時間,又有趣,同時又能”直播”的東西,那麼,Galgame就成為了一種很好的……你說它是打發時間也好,說是給主播一個展示吐槽能力的手段也好,總之它就通過這種形式,能夠維繫很長的一段時間,最起碼只要直播業還在,Galgame業就基本不會倒。

 

其二呢,就是除去”主播”以外的”宅系”玩家。可能說的好聽點,他們是這行從業者的衣食父母,但令人感到有些悲哀的就是,這類游戲玩家群體,是有原生問題的,包括很大一部分從業者,甚至我以前也一樣,作為藝術家本身肯定會有一點天生的偏執,但後天的打磨棱角,有的人可能會妥協,比如我就是(笑)。這麼說吧,ACG的主流受眾是誰?是宅男宅女對吧?而Galgame這個圈子,絕大多數都是重度宅男。可能我們會偶爾在新聞裡看到諸如“宅男啃老20年,三四十歲了都不去上班”,或者“男子住網吧連玩十幾天遊戲猝死”之類的。你不要覺得這些聳人聽聞的事件只是個案,不是這樣的,這個社會上是真的,大量存在這些人的。這個你從大學那些足不出戶的學生的比例就能看得出。他們作為Galgame的主流玩家,本身就有著嚴重的身心問題,比如對生活失去熱情,嚴重缺乏自信,嚴重的社恐,沉迷色情紙片人之類的,這些我在《遊戲人生Zero》的評析中有詳細講。

 

而恰恰矛盾也出在這裡,與日本那些投其所好的黃油大廠不同,國內的從業者,由於政策與個人喜好的原因,他們不會過於注重作品的“官能感”,而是會更加主觀地加入很多自己的想法。而這些較為高層的思想,常常是主流Galgame宅系玩家群體所無法接受的。而日本的Galgame又無法直播,不能廣為流傳,他們的圈子就更小了。所以這樣一來,支持國產Galgame的人,就局限於那些既是宅男,又能理解那些高深思想的玩家了,以及在這種潮流下,本來沒什麼想法的人,也會被“強行”灌輸主催高深的思想。這種潮流跟90年代宮崎駿動畫電影在日本風靡的情況很相似,很多宅男無法理解宮崎駿老爺子那種複雜的思想,通通變為了“歪頭一族”(笑)。

所以綜上所述,要使Gal業界不倒,從外界來說,首先是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宅男群體,其次是直播業穩住。當然最重要還是政策上的支持,遊戲本身要有趣,這些就是Galgame本身的因素了。近些年整個ACG行業飛速發展,到如今可以說是一種“泛ACG”的狀態,只要是可以跟青少年娛樂扯上關係的元素,通通可以以ACG自居。這股浪潮所帶來的經濟效益,可以稱得上是一座金礦,有關部門不可能視而不見,比起以往的趕盡殺絕,我更傾向於他們會發覺“堵不如疏”,通過健全相關規定的方式完善對整個行業的規劃與發展。

 

 

Q:ACG這個圈子,最早充斥著色情與暴力,其中更有”哲學(兄貴)”、”亂倫”、”血腥暴力”等一系列十分負面的元素,發展到如今依然能在其中看到他們的影子,他們是如何成為ACG文化的一份子的,你又對這些問題怎麼看?

 

A:這些負面元素是普遍存在於每個圈子之中的,不僅僅是我們ACG。可能近些年這個圈子逐漸擴大了,逐漸浮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了,而且這些又是青少年,未成年人這個人群裡流行的東西,所以會有很多的爭議聲。每一個行業,或者說每一項技術的出現,最早肯定會伴隨著滿足人類的某些低等的需求,或者說會首先用於某些灰色,乃至黑色產業。比如影像技術,什麼時候有大眾電影,什麼時候就有成人電影了。又比如區塊鏈技術,衍生出的產品“比特幣”,大多都會用來進行暗網的毒品,軍火,性奴交易,甚至到今天,這些負面的動作還在繼續。不過二次元的情況可能會復雜一點,接下來詳細說一下。就像我上邊說的,現在的ACG是“泛ACG”,不過其實以前也是一樣的,就像你說的,兄貴、哲學這類同性的元素其實與二次元九不搭八,它們之所以會混進來,是因為這些小眾文化所對應的人群,是有共性的。宅男之所以被稱為宅男,就是因為這些人的性格本身就偏陰鬱,偏悶騷,就沒什麼自信那種。

 

頭先同浸會大學心理研究所那些研究員聊過,他們就發現,這是一個惡性循環:大多宅男本身就沒什麼自信,但是個男的肯定會有發情的時期,他去追女生,往往都不會有好結果;三番五次的失敗,那他就更沒有信心了。這個時候他很有可能就會轉向追求同性了,可能他的基因裡沒有同性戀這個屬性,但由於現實所迫,他還是會去選擇同性戀。這個道理男女通用。所以同性戀才會首先被ACG這個群體所接納,而又有宅男發覺了自己的失敗,決定通過強身健體,改變自己的社交狀態來改善自己的感情狀況。那剛好同性圈又有“比利·海靈頓”這樣Gay片主角的體格榜樣,所以被他能夠被推舉成“王”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。那麼關於倫理道德上的問題,之前也有很多人提到過,本身ACG就是一個虛擬的東西,是人的想法的產物,它本身就不是真實存在的,你不可能畫一個人物,然後他就自己突然擁有生命,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跟你面對面交談了。那麼既然都是假的,有些在現實生活裡做不到的,但夢寐以求的事情,那就把它們呈現在虛擬世界裡好了。

 

相比三次元的這種創作,二次元的主流受眾畢竟都是青少年,如果三觀都沒建立好,他們很容易把作品中本是為了起到警示作用而設計出的消極元素,曲解為了推崇與宣揚。總之隨著整個圈子愈發步入主流,大量原先並非這個圈子的人,也會隨著這股浪潮而湧入。可能暫時大家看到的還是一些負面的影響,比如營銷號啊,比如極個別三觀不正的人在搞搞鎮啊,然後上級政策開始打壓啊之類的。但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,但有點不容樂觀的是,由於受眾群體過大,這種“黑暗”,仍然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。隨著新一批優質從業者的上位,那些低俗的東西終究會被淘汰掉。

 

 

Q:聽說你做視頻,是為了回饋社會,是為了改變些什麼,那麼最終達到你想要的效果了嗎?

 

A:嗯……很遺憾,並沒有。最開始我確實是滿懷著熱情去開展這個項目的。當時剛剛才從抑鬱症的夢魘之中脫身,雖然後來又復發了幾次,但大一升大二那個暑假,是我這輩子經歷過最痛苦的一個假期。那個時候真的迷失了自我,感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意義。雖然你問我做視頻的目的是什麼,但我覺得接下來這些確實也應該講講,關係是挺大的:你知道我為什麼會抑鬱嗎?這件事情我還從來沒跟任何人說過,但今天我能坐在這裡,面對著你們這些,可以稱得上是”境外媒體”的採訪,我覺得我更應該說真話,把那些我經歷過的,陰暗的事件曝光出來。你有聽說過“戀童癖”嗎?之前我在自己的一些文章裡都有提及,但這在不論是在國內,還是在海外,相信都是一個極度敏感的話題。很抱歉的是,這種“癖好”,普遍存在於宅男之中,而且是一個公開的秘密。當然,必須要說的是,我也有這種傾向。關於戀童癖我還有話想說,你們明報周刊有一個好,就是報導的新聞足夠客觀,足夠公正,不像有的境外媒體,尤其是“新唐人”那種“法輪功”群體開辦的有政治目的的媒體機構,關於他們的一些行徑,我真的非常反感,美其名曰宣揚“真、善、忍”,實際上乾出來的卻是一些背道而馳的事情。前腳剛說完反對同性戀,後腳就說“因為同性戀群體支持我們,所以我們也應該接納他們”,又或者是一開始說要“慈悲”、要“包容”,然後估計是為了順應美國人的意思,立刻改口把著名電影《洛麗塔》批判一番,特別還把男主,就是作者本人拉出來批鬥,說他“反社會反道德”,其實作者背後經歷過的那些不堪的事情,比如愛人在他少年時期就死了,那些人能不知道嗎?當然是知道的,但就是為了政治目的,為了給他美國老人家立牌坊,所以才這麼毫無憐憫的,毫無同情心地寫出來。

 

那麼在國外,尤其是西方國家,有很多較為私密的研究院,都在致力於開發一種從精神上抑制,甚至根除戀童傾向的藥物。其中有一家比較著名的藥物研發公司,通過某種途徑聯繫到我,讓我當他們的試藥員,如果我同意就給我一大筆錢。當時正好有點缺錢,而且我也希望去除掉這種不被大眾認同的癖好,就去試了。結果戀童癖是好轉了,但其負面效應也出現了,就是誘導出了抑鬱症。我之前跟別人說,宿舍舍友太吵是誘因,但我知道,真正的原因是什麼。那麼我是怎麼從抑鬱症中脫身的呢?就是每天不斷的告訴自己,不要想太多,不要在意那些得失,要往好的方向看,要多看這個世界美好的那一面。其實本身我個人是很陰暗的,包括我成長的一路,從小學公開揭露老師的罪行,到初中叫板那些混混,很多時候我看到的就是社會陰暗的那一面。但就是因為這件事情,從那時起我看到了很多社會上正能量的一面,我感覺非常好,哦,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多美好的東西。然後我開始回憶,才發現,其實有很多很好的事情我是經歷過的,只不過我選擇了忽略而已。而且那個時候我發現,好像我們整個圈子里大部分人都像曾經的我一樣,看到的東西是很負面的,而且生活的態度也是很負面的。所以最開始我創作的目的,就是為了讓別人發現,原來我們玩過的作品,裡邊還有著這些正能量,只不過可能是由於我們太憤世嫉俗,而選擇忽略了而已。

 

一直以來我對作品的點評與分析,都是緊扣現實生活的,我就希望讓觀眾看完一部電影,或者打完一部遊戲後,能夠收穫些什麼,然後在現實生活中面對選擇的時候,能有那麼一點點思想上的轉變。但事與願違,的確有很多人因為我的視頻,我的文章成為了我的粉絲,但在我看來,他們中的絕大多數,都還是一如既往,該逃避一樣逃避,該畏縮的還是繼續畏縮。其實我心裡早就明白,一個人,尤其是到了這個人快成年的時候,他的很多思維模式就已經定型了,外界是很難讓他做出改變的。所以說句實在話,那個時候確實是有點理想主義了,以至於如今我都沒什麼熱情繼續做下去,所以大家也都能看的出來,我最近的那些視頻雖說有深度,有評析,但其內涵與早期的那些作品,是完全沒得比了。但這也好,至少我能維持在一個大眾都能接受的思想高度繼續產出視頻,現在的目的大不如前,只要帶給觀眾歡笑,吸引他們的眼球,然後是讓自己開心就好。

 

 

Q:有什麼話想對你的粉絲說,或者對整個ACG圈子裡的人說?

 

A:你知道嗎,二次元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,這裡的人可能上一秒是觀眾,下一秒就成作者了。雖然這背後的原因很殘酷,就像上邊說過的,現實生活裡沒有自己的一席之地,只能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在這個虛擬世界裡了。但也恰恰是如此的不堪,這裡成為了一個特別重視個體,重視人權的伊甸園。大家都是弱勢群體,那麼大家就要一起抱團求生,我們都體驗過不被人尊重,甚至被人欺凌的痛苦,所以我們如今聚集在這裡,希望能遇見同病相憐,能夠聊以慰藉的同道中人。說這些話不是為了嘲諷,畢竟我也是其中的一員,所以我才能夠更加設身處地,去思考這些隱藏在現象背後的本質。上回我在群裡做了一個匿名的調查,大家應該都知道我群裡那些,要么是資深宅男,要么是b站極具名氣的up主,要么是二次元圈子裡頗負盛名的從業者,不過都有一個特點,就是基本都是男性;那個問題是這樣的:如果這輩子你是個姿色很好的女生,並且讓你回到初中、高中的時期,然後有個金主盯上你了,只要你跟他定期上床,他就像包養你了那樣,每個月給你幾萬塊,你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,你會同意嗎?如果你問我這個問題,可能以前的我是會選擇同意的。

 

果然不出我所料,90%以上的群員投給了”同意”;所以這印證了什麼?對,可以是”真香”,可以說是”我們最終會變成自己最討厭的那個人”,但讓我驚奇的是,我在另一個群,就是我們高中DV社的元老群,他們大多是北電、上戲,甚至在國外知名傳媒學院深造過的精英,所有大佬都一致亮出了反對的態度,無論男女。但在我的另一個有些”相似”問題中,他們卻一致贊同,那個問題是:”你會毫無顧忌地和喜歡的人來上一炮嗎?”。可能是大佬群很多人都是留學生的關係,大家的回答都很放得開。這說明了什麼?如果把後邊那個問題丟給我群裡那些資深宅男,他們肯定會覺得這太隨意了,一點節操也沒有。這一點大家在ACG圈子裡隨便問,大多人都會這麼回答你。但他們忽略了一點,在金錢面前,他們都放棄了節操。而那些真正的成功者,他們根本就不理會這種“包養”,但在真愛面前,都會勇敢地去追求。所以我很認同的一個觀點就是,你的性格,你為人處世的態度,就注定了你今後會面對怎樣的一批人。ACG一直以來就是仇女者的庇護所,但很可笑的是,他們反對的那些人,就是另一個自己。記得之前有人一直在催我,《秋之回憶》的坑什麼時候能填啊,這裡要明確回復一下,這個坑不是我不想填,其實我是有很多話想說,很多乾貨想分享給大家的,而是我現在還沒有“license”,什麼是“license”,比如你要開車,肯定得有駕駛證,不是說你學會了開車就能上路的,你必須還得有一個“憑證”。 《秋之回憶》是一個講述戀愛物語的遊戲系列,我自認為我的經歷足夠我來為大家深度解析(笑),但我現在還是單身,還暫時沒有女朋友啊(再笑),一個單身狗跟大家大談特談關於愛情的故事,難道不會顯得很違和嗎?尤其是《秋之回憶2》,人家可是那個時代戀愛系Galgame的天花板耶,你不拿出點誠意,對得起這部作品嗎?所以等我什麼時候找到能夠長期相處下去的另一半之後,再來同她一起,為大家講述吧。

 

說了這麼多,好像沒有出現大家期待的,諸如“希望大家能夠怎麼怎麼樣”,“祝大家怎麼怎麼樣”,因為我覺得這些說出來也沒有意義,自己不努力,怎麼祝福都不能如願以償。我能給的只有建議,那就是,多思考,然後早日想清楚自己人生目標是什麼,如果只是坐吃等死,那也行;但如果是想像個普通人那樣,找女朋友,有好的成績,或者是找份好工作,賺錢養家,那就不要逃避,該學的去網上查,該鍛煉的去健身,該改善的地方自己反思,然後修正。都是老生常談了,但確實很有用。現在的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喜歡往外找,找別人身上的問題,但恰恰是他自己的問題是最大的。總之ACG跟娛樂圈一樣,是用來放鬆的,當做宣洩情緒的一個出口是沒有問題的,但也請大家不要沉溺於此,人生還很長,何必在意那朝夕間的得失呢?

 

 

 

以下是快問快答環節:

 

Q:你會建議新人入行嗎?

A:如果能夠堅持創作,堅持高質量產出的,歡迎加入。

 

Q:平均一個月收入多少?

A:這要看你是從事哪種形式的自媒體,作為MCN與平台對接的簽約作者,你看嘛,整個MCN大概4-5w,一個MCN大概5-8人,一個月全職大概6-8k 。如果是個人簽約的主播或者自己單幹的自媒體工作室,做得好的一個月十幾萬,做不好的一個月2-3k。我的話什麼都做過,不過都是兼職,最高試過8k一個月,不過那個月真的忙得跟狗一樣,都要懷疑人生了。暑假做過全職幫別人美食營銷號寫推文,也就4k一個月。所以我推薦自己做自己的,能做起來就當主業,做不起來當業餘愛好。我反正是會當業餘愛好,畢竟我是學計算機軟件的,這年頭賣鏟子的比挖礦的賺錢。

 

Q:身邊的人怎麼看?

A:身邊的人大多都了解這個圈子,我的同學、朋友,包括我爸媽,他們都支持我。

 

Q:分享一下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創作經歷。

A:大概是點評乙女向遊戲《你的秋之回憶》那次吧,剛好放寒假,剛好被騙錢,剛好出街被人打,剛好某個工作室女成員說不干就不干了,那段時間精神壓力巨大,也是第一次做那麼大的工程,但最後還是頂著壓力做完了,也是第一次用標題黨吧,還模仿了敖廠長的創作風格,不過最終成效不錯。

 

Q:剛剛聽你說《告別回憶》系列要等你找到另一半了才會繼續創作,那麼最近它的第八部作品快要發行了哦,你會為它破例做一次宣傳嗎?

A:這個,畢竟有指標,會破例去做,但涉及這種宣傳的,我不會去講他的劇情,僅僅是圍繞作品的周邊做一些描述,比如“國人立功”啦,“該系列的歷史”啦之類的,你懂的咯,宣發推廣嘛,無非就是講這些東西。

Q:那最後呢,非常感謝你能抽出時間接受我們的專訪,也祝你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,能獲得更多的成就,同時找尋到屬於你的真愛。

A:哈哈,謝謝你們的祝福。我倒是不怎麼願意在ACG圈子裡找女朋友,網戀奔現在我看了並不太現實。所以我更希望在現實中找一個並不會那麼“資深”的人,要不我的思路就要被局限了。順便說一句哈,我是可以選擇去”相親”的,但我很明白一件事情,那就是,到那個時候我所面對的那些”相親對象”,必定會是那些已經”玩夠了”的,想找個老實人好好過日子的”野馬”,不是說我有處女情結,不願意讓別人給我頭上扣綠帽,而是我覺得這樣的人未來會給我的生活添堵,你指不准她什麼時候就出軌了呢,是吧,強扭的瓜不甜,這是一個追求自由的時代,我也一樣。

撰文:吳迦

攝影:張保祿

採訪:王文琦

下一篇

《KING SUPER LIVE 2018》上海场顺利结束,歌单&场照出炉

你也可能喜欢

返回顶部